家是我的避风港吗?

农历新年越来越靠近时,在外工作或求学的人们应该都在期待着返回家乡,回家过年。一些家乡比较偏远的,也许早几个月已经买好机票准备就绪,时间一到就踏上归家的路程。

不过在这个时候,却有一些人,即使在外受了多少委屈,多么的劳累,也不想回家。小倩(化名)就是其中一个。小倩是我的其中一个咨询个案。那时候,距离农历年就剩不到三天的时间。

“老师,我男友的母亲又再发酒疯,拿刀要砍我,说要把我赶走。我该怎么办?”
“你刚说「再」,就是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?”
“是啊!差不多每隔一到两个星期就会有一次。我就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。但这次真的差一点就要砍下来了。”
“那你一定感到很害怕吧。那你和你男朋友怎么处理这一件事呢?”
“我是真的吓坏了。但她是长辈。我不能对她怎么样。我男友就说要让着她,如果爱他就要接受。而且我们的经济来源还得靠他的父母。”
“那你一定很爱他了。当你的男友告诉你得继续忍受下去的时候,你的心里面第一个感受是什么?”
“我觉得这样子说对我很不公平,但爱他我也认了。反正我也习惯了。他妈妈只是会发酒疯,也不会对我动手。反而我的男友喝了酒回来就会找我吵架,然后打我。我都习惯了。“

小倩说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。但她说着说着,语调就越来越小声。

”你怎么知道你很爱他?而且还甘愿承受这一切?“
”我不能没有他。当他说不要我时,我会觉得没有他我就会没有了方向。我要无时无刻和他在一起,粘着他。希望他无时无刻的关心我,说爱我。他去上班,我也要他打电话给我,要讯息我。每天要准时回来陪我。我很爱他,我要他证明他也一样爱我。为了天天和他在一起,我就搬进他的家住了。”

从小倩的回答,我感觉也许小倩会有依存性人格(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)的倾向。我就往她的家庭方面询问,希望可以了解导致她严重寻求情感关爱和自我否定的缘由。

一直往下谈了下去,慢慢了解到了她的原生家庭的状况。

她从小就在吵吵闹闹的家庭中长大。在她的印象中,几乎没有一天母亲是没有在家大喊大叫的。而且,只要母亲的心情一不好,就会鞭打她来出气。她一直都以为是自己不乖才被打,所以就试着安静忍受这一切。但是有几次她母亲又再大吵大闹,她心里面很害怕,就静静地在房间里读书,试着不打扰。但她还是被鞭打得很惨,原因是妈妈说她太静了。

每隔三五天,小倩都得顶着一身的伤痕去上学。这严重打击了她的自信心。同学们都不敢和她说话。深怕有什么惹到她妈妈不高兴,会连累小倩又再被打。老师看到她伤痕累累,就说她一定很顽皮才会被打。反正她的成绩在学校也不属于很出色。有一些老师就对她说,打是疼,骂是爱。你妈妈是疼你的,所以才打你。

她很困惑,也很伤心。她一直在问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好?为什么一直被打?妈妈一定很疼我,所以才时常打我吧?她是爱我的吧?

她一直这样说服自己,被打是因为对方爱我,老师说的一定没错。

小倩就是这样子长大的。她不懂她母亲到底爱不爱她,但当她每次听到【世上只有妈妈好】这一首歌时,她都觉得很刺耳。

和小倩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。看着她一时笑着哭,一时哭着笑,我就静静的陪着她,让她把心中这么多年的情绪都抒发出来。

对话差不多要结束时,小倩问了我一句话。
”老师,家真的是我的避风港吗?”

我并没有给她一个肯定的答案。我知道她心中有自己的答案。

家,是一个由爱来建筑的地方。

我对我自己说:”我的家,会一直都是我的孩子的避风港。”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

Scroll to Top